语文试卷 数学试卷 外语试卷 物理试卷 化学试卷 生物试卷 政治试卷 历史试卷 地理试卷 技术试卷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高考试卷 > 语文试卷

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析(2013年)

发布时间:2025-04-27 10:42:51 昵称:小编 类别:语文试卷 我要投稿
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详析(江苏卷)
语文Ⅰ卷
一、语言文字运用(15分)  
1.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,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:(3分)(D)  
A.高亢  引吭高歌  伉俪  沆瀣一气  
B.稂莠  锒铛入狱  阆苑  书声琅琅  
C.孩提  骇人听闻  尸骸  言简意赅 
D.馈赠  功亏一篑  匮乏  振聋发聩  
【答案】D  
【解析】A项kàng/ háng/kàng/hàng;B项láng/láng/làng/láng;C项hái/hài/hái/gāi D项全读kuì。  
【评价】从整体上讲,江苏试题年年都在求新,落实在各个考点上,语音题也在稳中求变,因变而新。2009年、2010年高考都是多音字,2012年高考糅杂同音字、同声旁字(以下简称“同声字”),今年却专考同声字,形式虽新,却也是老题,沿袭了新课标卷、全国卷试题样式。  
 
2.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,最恰当的一组是:(3分)(B)  
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,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,欣赏文字的朴实,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,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。  
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,不管我们在儒、释、道哪一条路上行走,____________,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。  
⑶多年前,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,在集团迅猛发展、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,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。  
A.南辕北辙  异曲同工  如临深渊      B.买椟还珠  殊途同归  如履薄冰  
C.南辕北辙  殊途同归  如履薄冰      D.买椟还珠  异曲同工  如临深渊  
【答案】B  
【解析】南辕北辙: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,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。买椟还珠:买下木匣,退还了珍珠,比喻那些没有眼光,取舍不当,只重外表,不重实质的人;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,舍本逐末、弃主求次的人。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,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,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,选择“买椟还珠”最为恰当。
异曲同工: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,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。殊途同归:通过不同的途径,到达同一个目的地,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二者都有“用不同的方法,得到同样的结果”的意思,但“异曲同工”偏重于效果极好,“殊途同归”偏于中性,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:“异曲同工”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——“异曲”,“殊途同归”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、途径——“殊途”。很明显,第⑵句中“不管我们在……哪一条路上”指的是“殊途”,而不是“异曲”。  
如临深渊: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,比喻存有戒心,行事极为谨慎。如履薄冰:象走在薄冰上一样,比喻行事极为谨慎,存有戒心。二者合为“临深履薄”一词,意义上并没有什么区别,意即二词都可选。


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析(2013年)